科学施肥防元素“打架”
肥料营养元素之间也会“打架”?没错!通俗地讲,某种营养元素的存在,能抑制作物对另一种营养元素的吸收。这便是拮抗作用。我们倡导科学施肥、平衡施肥,绝不是肥料用量和种类越多越好。过多养分供给反而可能引发元素“打架”,导致地里有肥而作物却吸收不到,从而引发缺素症。为治好缺素症,农民往往又会补充相应的肥料。虽然症状得到了缓解,却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累积,轻则致土壤板结而“越种越瘦”,重则致作物烧根烧苗而减产减收,形成恶性循环。
元素“打架”的几种常见现象
元素“打架”,可不是新鲜事儿,不仅发生于大量元素之间,中微量元素之间,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,还能在土壤中和作物体内发生。
“打架”的原因有多种,总体而言,主要是养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物导致无法吸收,元素之间的竞争性吸收,特定元素之间的抑制作用等。可见,营养元素发生拮抗作用会有相应的对象,而施肥方式尤其过量施肥,也会影响拮抗作用的发生。
氮肥生理酸性铵态氮过量易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铵离子与镁、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,影响作物对镁、钙的吸收。过量施用氮肥刺激作物生长,导致需钾量大增,易引发作物缺钾症。
磷肥不能和锌同步施用,因为磷和锌能形成磷酸锌沉淀,降低磷和锌的利用率。过量施用磷肥,多余的有效磷会抑制作物对氮的吸收,还可引起缺铜、缺硼、缺镁。磷过量会阻碍锌的吸收,造成锌固定,引起缺锌。过磷酸钙等酸性磷肥过量施用,还会活化土壤中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害的物质,如活性铝、活性铁、镉,对生产不利。
钾肥施用钾肥过量,首先造成浓度障碍,使植物容易发生病虫害,继而在土壤和植物体内与钙、镁、硼等发生拮抗作用,严重时引发作物病害,如辣椒、番茄等果实脐腐症和叶色黄化,严重可造成减产。
中微量元素肥料钙过多,阻碍氮钾的吸收,易使新叶焦边,秆细弱,叶色淡。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,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,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。同时,还易引起作物体内硼、铁、磷的缺乏。镁过多,茎秆细弱、果实变小,易滋生真菌性病害。钙、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,因为钙、镁呈碱性,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。缺硼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移动,导致分生细胞缺钙,细胞膜的形成受阻,使幼芽及子粒细胞液呈强酸性,因而导致生长停止。缺硼还可诱发体内缺铁,使抗病性下降。
土壤pH值酸性土壤或pH值低时,对阳离子的吸收有拮抗;碱性土壤或pH值升高,阳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减弱,而阴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增强。
合理搭配施用,元素可“互助”
元素之间,不仅会产生拮抗作用,还会产生协助作用。营养元素在适量浓度的情况下,往往对特定元素有促进吸收作用,促进作用通常是双向的。因此,农民朋友可“反其道而用之”,注意元素搭配施用,通过引导元素之间“互助”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镁和磷具有很强的双向互助依存吸收作用,可使植株生长旺盛,雌花增多,并有助于硅的吸收,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能力。适量钙和镁有双向互助吸收作用,可使果实早熟,硬度好,耐储运。此外,锰和氮、钾、铜之间也具有双向协助吸收关系。
适量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,增强钙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。氯离子是生物化学最稳定的离子,它能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,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调节剂,也是植物体内阳离子的平衡者,其功能是不可忽视的,氯比其它阴离子活性大,极易进入作物体内,因而也加强了伴随阳离子(钠、钾、铵离子等)的吸收。
锰可以促进硝酸还原作用,有利于合成蛋白质,因而提高了氮肥利用率。缺锰时,植物体内硝态氮积累,可溶性非蛋白氮增多。当土壤溶液呈酸性时,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,而在碱性反应中,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。
规避“打架”的7种方法
农民朋友可以通过科学施肥,规避元素“打架”的风险,具体措施有7项。
平衡施肥对作物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,不仅造成了肥料浪费,增加了生产成本,而且容易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缺乏。在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粮食作物上,农民常偏施氮肥,造成作物旺长或倒伏;由于硝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,施用硝态氮肥时,应重视增施磷肥。作物缺磷时,由于过量施用磷肥而诱发作物缺锌是典型拮抗作用。在果树、蔬菜等经济作物上,钾肥施用过多,往往会导致作物缺镁、缺钙。施肥时,要根据农作物需肥结构和土壤供肥能力,做到“量出为入”,保持营养元素平衡。
推广专用肥相对单质肥料,作物专用复合肥或复混肥营养元素的比例比较适当。因此,施肥时应以专用复合肥为主,以单质肥料为辅。如果没有作物专用肥,对于果树或以块茎、块根为收获对象的蔬菜等需钾量大的作物,可在通用复合肥的基础上,再适当增加单质钾肥作补充。
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是全面均衡营养的肥料,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、中微量元素,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。有机肥施入土壤后,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,熟化土壤,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,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。同时,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施用,相互补充、相互促进,有利于作物吸收,提高肥料利用率,缓冲或减少养分之间的拮抗作用。一定要施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有机肥产品。发酵不完全的、原料来源不明的有机肥,产品质量问题大。比如,产品中盐分、激素、抗生素、重金属和大肠杆菌超标,施用后易在根系附近二次发酵烧根,引发根系发黑、根系腐烂、叶片发黄、落叶、枯树、树势衰弱、死树的现象。
合理选择肥料形态近些年,国内肥料厂家对螯合剂及其产品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,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生产螯合态营养元素的能力。国产螯合态营养元素的上市,给作物增产提供了很大帮助。目前,国内市场上由腐植酸类、氨基酸类、甲壳素类、海藻酸类等配制而成的有机无机液态肥,在作物上的效果明显,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各方面均可与国外同类进口产品相媲美。铁、锌、锰和铜最好使用螯合态肥料,这样就可以与其他元素一起施用,同时避免相互之间发生拮抗作用。
改变施肥方式锌肥和磷肥若混施,必然会产生“相克”。因此磷肥应作基肥施用,锌肥应作追肥,避免磷肥和锌肥一起施用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施肥为主,氮钾肥可采用撒施的方法,磷肥可采用集中施肥的方法。微肥应根据缺乏程度不同采取叶面喷施并结合根施的方法;还可采用拌种、浸种、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局限在根部这一较小的范围内,尽量不与大量元素接触。
根据土壤特性施肥在缺钾的砂性土,氮肥与钾肥应配合施用,但钾肥施用一次不能过多,因为钾离子对钙、镁和铵的吸收也会产生拮抗作用,会引起作物缺钙、缺镁。在酸性土壤上氮肥施用不宜过多,否则作物吸收铵离子浓度较高时,吸收钙离子就困难;有些苹果产区发生的苦痘病,就是由于氮肥施用过量而引起的钙缺乏症。
改良土壤通过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,构建作物生长的适宜环境。农民喜欢在酸性土上施用石灰来改良土壤。但是,石灰不能过量或连续施用。如果石灰施用过量,则可能诱发作物缺硼、缺镁、缺磷等问题,这在果树(如柑橘、香蕉)、蔬菜(如辣椒、西红柿、黄瓜)和其他作物(如棉花、油菜)上常有发生。对于南方较为贫瘠的酸性红壤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施用生物炭(主要由作物秸秆等制取)进行改良。同时,生物炭还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、改善土壤结构、活化养分离子、吸附有毒金属离子等,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,还可减少养分淋失、提高养分利用率。